朱元璋坐于帅船的主帐上,正苦思着破敌之计。这时,一名叫做郭兴的部将对朱元璋献计道:“大帅,敌我双方的兵力相差太远,靠打硬仗看来是不行的了,卑职倒有一个法子,不知可行否?”
朱元璋闻言,询问道:“快说,快说。”
郭兴回答道:“卑职这个法子来自于火烧赤壁。”
朱元璋听言心中一喜,连拍大腿道:“你说的是火攻。”
郭兴道:“是的,大帅。”
朱元璋点了点头道:“的确是好主意!”说罢,顿了顿吩咐道:“快,快叫李善长和刘伯温过来商量如何火攻破敌。”
站在朱元璋身旁的沐英闻言,刚要领命而去。
朱元璋又叫住了沐英道:“对了,还有徐达、汤和、常遇春也一并唤来。”
第二天一早,朱元璋便下令义军将士们准备七条小船,每条小船都装载着火药,船尾处也都另带着一条轻快的小船。
到了傍晚时分,鄱阳湖上正好刮起了东北风,朱元璋选派了一批死士驾驶着早已准备好的七条小船,乘风点火,直冲向了陈友谅的大型战船。
一时风急火烈,一下子就把汉军的大战船全部蔓延燃烧起来。
烟雾弥漫着整个鄱阳湖面,火焰腾空而起照亮了方圆数百里,将整个鄱阳湖照得通红一片。
汉军战船上更是哀声狂嚎,哭天喊地,汉军将士们烧死的烧死,呛死的呛死,淹死的淹死。一时之间,鄱阳湖上浮尸遍布,惨不能睹。
陈友谅得部将相助有幸逃出了这片火海,带着残兵败将向鄱阳湖口突围而去。
但是,鄱阳湖口早已被朱元璋给堵住了,在陈友谅突围的时候,朱元璋的义军乱箭阻敌,陈友谅就此告别了他的驽马一生,死在了乱箭之下。
朱元璋消灭了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陈友谅后,于元朝至正二十四年(1364年)元旦,被百官推举为吴王,建百官司属,仍以龙凤纪年,以“皇帝圣旨,吴王令旨”的名义发布命令。
同年三月,朱元璋再次到武昌督兵攻城,陈友谅之子陈理将自己反绑起来,背上背负着一根带刺的荆条,口中叼着陈友谅为自己雕刻的帝王玉玺,打开城门,跪地投降。
朱元璋就此兼并了汉国的所有国力和城池,并委任陈理为信使,前往平江,让他现身说法,向张士诚招降。只可惜,张士诚并不愿意接受朱元璋的招降,而是想着举全国之力以维护他的王权地位。
因此,朱元璋于至正二十五年(1365年)十月命徐达、常遇春率领大军南征张士诚,势如破竹地一举攻下了通州、兴化、盐城、泰州、高邮、淮安、徐州、宿州、安丰诸州县,将张士诚的势力赶出了江北地界。
至正二十六年(1366年)五月,朱元璋又发表檄文声讨张士诚。同年十一月,徐达、常遇春率领着一众甲士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苏州、杭州、湖州、嘉兴诸城,紧接着以重兵包围平江孤城,发动了平江战役。
就在徐达、常遇春率军围困平江城的同时,朱元璋派遣廖永忠前往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到应天府来,但在小明王于瓜州渡江的时候却悄悄地将渡船的船底给凿了个大洞。结果,小明王韩林儿淹死在了江中。